寬心中醫診所

痛症 >中醫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 中醫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E小姐10年前(19歲)已被證實患上類風濕關節炎,之後便一直依賴着西藥來控制病程,然而也控制不了關節變畸型,尤其是手指關節,左手姆指、食指及中指的紐曲情況尤其嚴重,影響了活動功能,現右手情況也漸趨嚴重,而且她於2年前被證實患有貧血,常感疲憊,又因為她的關節常發生疼痛,使她萬分不適及焦慮,常惶恐會失去自理及工作能力。

 

類風濕關節炎(RA)是以慢性對稱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一種全身性免疫性疾病。確切原因不明,其關節病變主要在滑膜組織,常見症狀早期為遊走性關節疼痛、腫脹和功能性障礙,晚期可出現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最終導致殘疾。類風濕關節炎是免疫力失調的病症,因此除損害關節外,還可侵犯肺、腎、神經及眼等組織。

 

 

E小姐的朋友是一名西醫,不想她的病持續發展,便鼓勵採用中西醫聯合治療的方法。但長期服西藥對身體損害性較大,因此最終還是希望減少或不須服用西藥並能有效地控制病程。

 

其實類風濕關節炎越早期能得到中醫的介入治療則療效越好,可預防關節畸形及器官病變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屬於多發性病症。在第一次發病後,通常會好轉起來,但一段時間之後,會再發病,且一次比一次嚴重,因此,千萬不要以為症狀消失,即是痊癒了。在第一次發病後的一、兩年間是治療的黃金時機,如果錯過,治療效果將減半,且預後較差。

 

類風濕關節炎臨床上大致分為活動期和緩解期。活動期也稱急性發作期,其表現主要是邪實(寒、熱、風、濕) 的表現為主,治療主要先分 “寒勝” 與 “熱勝” 證,並同時治療其他兼症的方法;緩解期是相對穩定,冶療主要用“瀉實補虛” ,久病傷臟,對於久病及體虛患者,便須 “扶正培本,治療以調補脾、胃、肝、腎” 為先。

 

 

依照以上的原則辨治E小姐,為她作針灸及處方中藥3個月後,她的腫脹及疼痛明顯減少,而且血色素由8.9回復至11,貧血問題解決後,臉色改善及精神爽利,憂鬱的情況也明顯減少。8個月後便和主診西醫商量可否減少服用西藥,得到答允。

 

 

至今E小姐已來診2年,關節畸形情況得到改善,鮮有出現關節僵硬、腫脹及疼痛情況,開朗了不少!今天下午收到她將會在本年12月結婚的喜訊,恭恭喜恭喜!

 

 

幼年類風濕關節炎與成年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表現不同,其特點是除關節炎症和畸形外,全身症狀很明顯,如發熱、皮疹、肝脾和淋巴結腫大,胸膜炎和心包炎等。幼年類風濕關節炎的病程可遷延數年,常常急性發作與緩解交替出現,經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多數患兒預後良好,部分遺留關節畸形,造成功能障礙,還有一部分人則過渡為成人類風濕關節炎或強直性脊柱炎。無論成人或兒童,類風濕性關節炎越早治越好。

 

 

以下是常用作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中藥,可供參考,但實際的治療方案及用藥,須由經驗醫師作辨証論治。

 

急性期證型辨治:

 

一.   寒偏勝型

治療原則:發汗通痹,温經通絡及活血利濕。

 

1. 寒濕痹阻型

主症:肢體關節肌肉冷痛重着。  舌象:舌質胖淡苔白膩。  脈象:弦緊、弦緩或沉緊。

建議湯方:烏頭湯

治法:温經通絡祛濕

處方:黃芪、桂枝、制川草烏、炒桑枝、麻黃、細辛、乾薑、防風、地龍、防己、苡仁

 

 

2. 風濕痹阻型

主症:肢體關節肌肉疼痛、重着,呈遊走性;肢體肌肉關節腫脹、關節屈伸不利,惡風。  舌象:舌質淡紅,舌苔薄白或薄膩。  脈象:浮緩。

治法:祛風勝濕,榮養筋脈

建議處方:麻黃、桂枝、白芍、威靈仙、制南星、桃仁、川牛膝、片姜黃、露蜂房、雷公膝、鈎藤、白蒺藜、僵蚕

 

 

3. 風寒濕痹阻型

主症:肢體關節泠痛,遊走不定,屈伸不利。  舌象:色淡紅苔白薄或膩。

脈象:浮、弦緊或弦緩。

治法:祛風散寒除濕

建議湯方:麻黃加術湯合麻杏苡甘湯加味

處方:麻黃、桂技、杏仁、薑活、白術、苡仁、陳皮、薑半夏、甘草

 

4. 營衛不和型

主症:肌肉關節疼痛,肌膚麻木不仁,惡風、汗出。  舌象:舌質淡紅,苔薄白。  脈象:浮緩。

治法:調和營衛,輕祛外邪。

建議湯方:桂枝湯加味

處方:黃芪、白術、防風、桂枝、白芍、知母、防己、桑枝、灸甘草、木瓜、苡仁、生薑、大棗

 

按語:一般使用發汗通療法時,須注意不能久服,因感祛風燥散寒之品耗傷陰液

 

 

二.   熱偏勝型

冶療原則:清熱解毒,活血祛濕。

 

 

1. 熱毒偏盛型

主症:關節紅腫熱痛,來勢較急,疼動發熱,關節活動受限、不能屈伸,晨僵,伴發熱,汗出、煩渴,可出現溲赤便秘。  舌象:色紅,苔黃或黃膩。

脈象: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通痹

建議湯方:四妙勇安湯加味

處方:金銀花、玄參、當歸、甘草、白芍、青風藤、白花蛇舌草、鹿銜草、萆薢、威靈仙、山慈菇、蜈蚣、生地

 

 

2. 濕熱偏勝型

主症:關節紅腫熱痛,肢體困重,晨間僵硬,皮下結節,發熱,煩悶不安,溲黄。  舌象:質紅苔黃膩。  脈象:脈濡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活血通痹

建議湯方:白虎湯加苡仁、瓜絡、挑仁、紅花

處方:生石膏、烏藥、青風藤、烏藥、威靈仙、獨活、知母、桑枝、滑石、絲瓜絡、挑仁、紅花、生黃芪、苡仁

 

按語:使用清熱解毒祛濕法須注意:1. 清熱解毒,佐以活血,以防冰伏。 2. 清熱解毒藥,佐以温藥,以防傷胃。 3. 清熱祛濕須兼顧陰虛內熱的情况。

 

 

緩解期:

緩解期只是相對性較穩定的狀態,常與急性發作期交替出現。RA的治療必須強調早期治療,阻止病邪痼結難解;RA若治療不當或不及時治療,最終可導至關節變型及殘疾。

 

1. 寒熱錯雜型

主症:肢體肌肉關節紅腫熱痛,但局部畏寒,或自覺發熱觸之不熱;皮膚雖見紅斑但四肢末梢遇寒則厥冷變色;肢體關節屈伸不利,得温則舒,甚則僵硬強直,變形,伴有身熱不揚,或發熱畏寒,或身熱欲盖衣被,或口渴欲熱飲,或自汗身凉。  舌象:色紅苔白或色淡苔黃。  脈象:弦數或弦緊

治法:祛風散寒化濕,佐以清熱通絡

建議湯方:桂枝芍藥知母湯

處方:桂枝、芍藥、附子、熟地黃、蒼術、黄柏、當歸、知母、淫羊藿、狗脊、地龍、雞血藤、乳香、沒藥、杜仲、蜈蚣

 

 

2. 痰濕阻絡型

主症:關節腫脹,甚者關節上下關節漫腫,肢體頑麻疼痛,可見頭暈目眩,頭重如裹,胸脘滿悶,納呆惡心,泛吐痰涎。  舌象:體胖色黯,苔白膩。

脈象:沉弦滑

治法:祛濕化痰通絡

建議湯方:五子滌痰湯加味

處方:秦艽、威靈仙、蘇子、萊菔子、白芥子、冬瓜子、皂角子、瓜貉、桑枝

 

 

3. 瘀血痹阻型

主症:肌肉、關節刺痛,部位固定不移。痛處拒按,日輕夜重,局部腫脹或硬結、瘀斑,或面色黯紫,肌膚乾燥無光澤,口乾不欲飲帶。

舌色:偏紫、晦暗,苔薄白或薄黃。  脈象:沉澀

治法:活血化瘀,祛風通絡

建議湯方:身痛逐瘀湯加減

處方:秦艽、川芎、桃仁、紅花、沒藥、五靈脂、乳香、地龍、當歸、羌活、獨活、延胡索、伸筋草、木瓜、桑枝、蜈蚣、海桐皮

 

久病傷臟,因此類風濕關節炎的緩解期或晚期,若由於脾胃、肝腎虛損,氣血陰陽不足,抗邪無力,便應重用扶正培本法。如:

  •  脾胃虛弱型可用因君子湯、黃芪防己湯等加減

  •  氣虛血瘀型可用補陽還五湯合小活絡湯加減

  • 肝腎虧虛型可用益腎蠲痹加減

 

類風濕關節炎較緾綿難愈,而且可以致殘,因此中醫也可採用綜合療法,如中醫藥合并針灸、蜂針、外敷療法等。

若發現患上RA或懷疑患上RA,便應立刻作積極治療及檢查,可預防關節變畸形及影響全身機能等情況。

 

 


免 責 聲 明

寬心中醫診所的網頁之內容只供作參考資料用途,目的在提供中醫學及美化容顏及身型上的醫學資訊,並無提供確實的診斷及醫學治療的目的。 

寬心中醫診所會盡力確保網頁內容準確、無誤及適當,但卻不能保證所有內容均完全正確。本草仁心中醫診所保留更改網頁內任何內容的權利,而無需作任何事前通知。 

任何在此發表的醫學意見並不構成診症,瀏覽此網頁的人仕,與寬心中醫診所或個別撰寫文章之作者,並沒有病人與醫師的關係,寬心中醫診所或個別撰寫文章之作者並沒有醫師的責任。 

瀏覽此網頁的人仕,若需要對任何醫學問題,作出診斷或接受任何治療,均應該諮詢註冊醫師,在此網頁提及的醫藥配方需要註冊醫師對病人作出辨証論治才可使用,在沒有醫師指導下自行使用處方,可能構成不良影響。 瀏覽此網頁的人仕若在沒有註冊醫師監管下自我作出醫治及調理,需自己承擔一切後果,本草仁心中醫診所或個別撰寫文章之作者對這行為沒有任何法律責任。 

只有接受以上條文的人仕應該繼續瀏覽此網頁的內容。 

診治時間:星期一至星期六 中午12:00 至 晚上9:30 ( 星期日休息 )
免責聲明

地址:尖沙咀麼地道61號冠華中心7樓705A室(尖沙咀地鐵站P2出口,步行1分鐘)
COPYRIGHT © 2014 寬心中醫診所